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246 真相(二更)(1 / 2)

顾娇与顾承风忙活了一宿,天快亮顾娇才放他离开。

顾承风这一宿是又做苦力又担惊受怕,折磨得眼睛不是眼睛、鼻子不是鼻子了。

不过想到挣来的一千两,觉得再辛苦也值了。

对了,还没告诉三弟他的秃顶可以治了。

顾承风身体疲惫却又精神亢奋地回了侯府。

顾承林依旧住在他的院子。

他顾不上换衣裳,大步流星地去了顾承林的屋子。

“三弟。”他刚要抬手敲门,就看见房门嘎吱一声,被人从里头拉开了。

顾承林戴着一顶帽子,他看向顾承风,一脸错愕:“咦?二哥?这么早?”

顾承风蹙眉:“你怎么这么早?”

顾承林清了清嗓子:“我去医馆。”

顾承风:“去医馆做什么?”

顾承林:“治、治不生发。”

死活没讲出秃顶两个字。

顾承风古怪地皱了皱眉,不对呀,自己好像还没和三弟说治秃顶的事?三弟怎么就知道了?难道他们兄弟……心有灵犀?

顾承林道:“二哥我走了。”

“你就这么去了?”不再交代下?

顾承林没领会他的意思,以为他是在担心自己,想了想,说道:“银子的事不用担心,我已经给了。”

顾承风纳闷:“给、给谁?给了多少?”

顾承风撇嘴儿:“还能给谁?那丫头啊,一千二百两。”

等等,这数字有点熟悉。

顾承风狐疑地看了他一眼:“你哪儿的一千二百两?”

顾承林哦了一声,道:“你屋子里拿的。”

顾承风一口老血差点喷了出来——

那是他的全部家当啊,傻叉!

他还当自己挣了一千两呢!到头来却折进去了两百两!

啊啊啊!好想死一死!

坑了顾承林一个新面具外加二百两的顾娇心满意足地回了碧水胡同。

灶屋里,房嬷嬷已经在忙活了。

姚氏与房嬷嬷搬来后,顾娇的活儿少了许多,做早饭的时间节省了出来,她就能自己锻炼或者陪小净空练功了。

萧六郎最近要参加国子监的早课,天不亮就出发了。

小净空在后院练功。

顾娇陪他练了一会儿,她身体的柔韧度也比刚来那会儿强多了,下腰一字马什么的都游刃有余了。

今天清和书院没课,顾琰与顾小顺都在房里睡懒觉。

顾娇没吵醒二人,和姚氏、小净空一起吃过早饭后,送小净空去国子监。

走到巷子里,碰到赵大爷的大儿媳何氏与孙子赵小宝。

何氏满院子追赶着喂赵小宝吃饭。

“小宝。”小净空路过门口,与他打了招呼。

“净空哥哥。”赵小宝和他打了招呼,然后又撒开脚丫子去躲他娘了。

顾娇从前没与小净空提过这个话题,因为她觉得有些敏感,然而裕亲王夫妇的到来让她不得不重视起这个问题来。

“净空。”

“嗯?娇娇?”小净空仰头萌萌哒地看着她。

顾娇问道:“你想有爹娘吗?”

小净空唔了一声道:“净空有了呀!娇娇的爹娘就是净空的爹娘!”

顾娇顿了顿:“我是说,你自己的爹娘,亲生的爹娘。”

小净空停下了脚步,受伤地看着顾娇:“娇娇不要我了吗?”

这句话,让顾娇的心仿佛被什么扎了一下。

是她唐突了,居然忘了他其实个内心敏感而脆弱的小家伙。

顾娇摸了摸他的小脑袋:“怎么会?你这么可爱,喜欢都来不及。”

“我就知道!”小净空又一蹦一跳,又开心了起来。

把人送去国子监后,顾娇没去医馆,而是去了皇家园林。

今天裕亲王依旧没进宫,他留在园林内陪伴裕亲王妃。

裕亲王妃想到很快就能带儿子回去,激动得一宿没睡。

她连夜给儿子做了一双鞋,她是王妃,这种事都是交给下人去做的,因此她手艺生疏,做的鞋当真不敢恭维。

她拿着那双丑哒哒的鞋子,害羞又欣喜地问自家相公:“王爷,你说他会不会喜欢?”

裕亲王看向妻子手中的鞋:“你做的很好,他会喜欢的,他是个懂事的孩子。”

“我是说我们!”裕亲王妃忐忑地看向他,“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没陪在他身边,万一他不喜欢我们怎么办?不愿意和我们回去怎么办?”

裕亲王握了握妻子的手,眸光深沉:“放心,我们一定能把他带回去。”

裕亲王妃的心揣回了肚子:“我要再给他建个小院子……他还小,暂时和我们睡,可他也该有自己的院子,不能让人轻看了……你的练剑台能晚一点再建吗……”

裕亲王妃喋喋不休地说着,满眼都充满了带儿子回梁国之后的憧憬。

裕亲王静静地看着她,时不时回应一下。

忽然,有下人来报:“王爷,王妃,外面来了个自称是顾姑娘的人。”

“顾姑娘?是净空的姐姐吗?你和她说了我们的身份了?”裕亲王妃昨日激动得晕了过去,醒来时已经回了园林,她知道裕亲王与顾娇后续一定谈了什么,因为丈夫让她放心,说都谈妥了。

裕亲王微微蹙眉。

他没泄露自己的身份。

小半刻钟后,顾娇出现在了花厅。

裕亲王看向顾娇,这一次,他的眼底多了一分探究与审视。

他这才发现顾娇尽管容颜有残,却无半分怯弱之态,她举止从容,落落大方,丝毫不像一个地位卑贱的小医女。

裕亲王妃对顾娇是有好感的,她笑着迎上去:“顾姑娘,这么早过来,还没用膳吧?我让人摆饭。”

“不用,我吃过了。”顾娇淡淡拒绝,“我今日来,是有话和你们说。”

她看了夫妇二人一眼,“你们不能把净空带走。”